水泵泵軸的校直方法有哪些?
作者:安懷水泵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4-05-21 10:29點(diǎn)擊:
次
泵軸的校直方法
一、冷直法
1、利用手搖螺旋壓力機校直:軸徑較小及彎曲較大時(shí),可采用此法。首先將軸放在三角缺口塊內架 住,或放在機床上利用頂針頂住軸的兩端,然后將軸彎曲的凸面頂點(diǎn)朝上。用螺旋壓力機壓住凸 起頂點(diǎn),向下頂壓,直到軸校直為止。
2、利用捻棒敲打校直:軸徑較大及彎曲較小時(shí),可以采用此法。這個(gè)方法是利用捻棒來(lái)冷打軸的彎 曲凹面,使軸在此處表面延伸而較直。捻棒應由硬度低于泵軸硬度的材料制成,或在硬度高的材 料上鑲銅套,捻棒的邊緣必須有園角。在直軸時(shí),將軸的凹面朝上,并支持住最大彎曲的凸面頂 點(diǎn)。在兩端用拉緊裝置向下加壓,然后利用 1-2 公斤重的錘子敲打捻棒,使軸的凹面材料受敲打 而延伸。捻打時(shí),先自最低凹面中央進(jìn)行敲打,逐漸移向兩側,并沿圓周三分之一的弧面上進(jìn)行, 但越往中央敲打密度應當越大。軸的校直量與敲打次數通常成正比。注意最初敲打時(shí),軸校直較 快,以后較慢。敲打時(shí)應注意掌握捻棒,勿損傷軸的表面。
3、用螺旋千斤頂較直:當軸的彎曲量不大時(shí)(為軸長(cháng)的 1%以下),可以在冷態(tài)下用螺旋千斤頂較直。 在矯直時(shí),考慮到軸的回彈,要過(guò)矯一些,才能保證矯正后的軸比較正直。這種方法的精度可達 到每米 0.05-0.15 毫米。
4、用鋼絲繩矯直
二、局部加熱法
1、將彎曲的凸面朝上,在周?chē)檬薏及缓笥脟姛艋驓夂讣睙帷<訜釡囟燃s比材料臨界溫度 低 100℃左右。急熱后,由于金屬產(chǎn)生塑性變形,使其表面長(cháng)度縮短,在冷卻后雖有所拉伸,但已 不能恢復原始狀態(tài)了,從而造成與原始彎曲方向相反的反彎曲,使凸面平坦而達到直軸目的。如 在凹面加溫火助其熱脹伸長(cháng),則效果更好。
2、加熱方法,應勻速、等距(距軸面 20 毫米左右),從中心向外旋出,然后由外向中心旋入,以保 持溫度均勻。加熱面積與形狀用軸向開(kāi)口(軸向長(cháng)而徑向短)方法加熱,使徑向方位溫度均勻, 使軸不易產(chǎn)生扭曲。而用徑向開(kāi)口(徑向長(cháng)而軸向短)方法加熱時(shí),直軸效果顯著(zhù)。校直時(shí),先 將軸平放在兩支承上,使彎曲部分凸面向上,并在軸的最大彎曲處用濕石棉布包扎。此石棉布軸 向開(kāi)口 0.15d×0.2d 或徑向開(kāi)口 0.35d×0.2d(d 為軸的直徑)的長(cháng)方形口,然后在開(kāi)口處用氧乙 炔焰加熱 3-5 分鐘(采用強力焊炬,并且使氧氣壓力增至 4-5 大氣壓),溫度達到 500-600℃后, 用干燥的石棉布覆蓋受熱處,保溫 10-15 分鐘,最后用壓縮空氣吹,使之迅速冷卻。軸的彎曲變 化情況可由百分表測量。一次未能校直可以重復進(jìn)行,泵軸校直后,軸應在加熱處進(jìn)行低溫退火,即將軸轉動(dòng)并緩慢的加熱至 300-350℃,在此溫度下保持一小時(shí)以上,然后用石棉布包扎加熱處,使 它緩慢地冷卻到 50-70℃,這樣就可以消除內應力。
3、軸在校直過(guò)程中的變化量與軸本身的材料性能有關(guān)。加熱時(shí),軸端的彎曲撓度逐漸增大到最大, 這是由于凸部加熱后金屬膨脹所至。冷卻后,軸端的彎曲撓度逐漸減小到最小,這是由于凸部迅 速冷卻金屬纖維縮短的結果。
三、內應力松弛法
原理是因為金屬材料有松弛特性,即零件在高溫下應力下降的同時(shí),零件的彈性變形量減少而塑 性變形量的比重增加,這時(shí)若加上一定方向的載荷,便可控制它的變形方向與大小。當解除載荷 后,由于它以塑性變形為主,所以回彈很少,從而達到直軸的目的。加熱的工具多用感應線(xiàn)圈, 直軸后也應進(jìn)行退火處理。此法多用于大軸上。
四、機械加熱直軸法
預先將軸固定,凸面朝上,然后用外加載荷將彎曲軸向下壓,在凸面造成壓縮應力,然后再在凹 面處加熱,亦可直軸。此法僅適用于彎曲度較小的軸。
相關(guān)文章